KTV 等娛樂場所因 “密閉空間多、人員密集且流動大、用電設備復雜、易燃裝飾材料多” 的特點,成為火災高發區域。據應急管理部數據,近 5 年我國 KTV 火災事故中,因電氣故障、易燃材料燃燒、疏散通道堵塞引發的占比超 75%,且因濃煙擴散快、人員疏散困難,易造成群死群傷。依據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(GB 50016-2014,2018 年版)、《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》,KTV 等娛樂場所需圍繞 “場所布局、電氣安全、消防設施、管理流程” 四大核心維度,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,重點消除 “先天性隱患” 與 “動態性隱患”,確保場所消防安全。
KTV 場所布局與裝修材料直接影響火災蔓延速度與疏散效率,需重點排查 “防火分隔是否到位、裝修材料是否合規、疏散空間是否充足” 三大問題。
包間與公共區域分隔
排查要點:包間門是否為乙級及以上防火門,是否具備自動關閉功能(閉門器、順序器完好),禁止使用推拉門、卷簾門、塑料門;包間與走廊之間是否設置防火隔墻(耐火極限不低于 2.0h),隔墻是否有孔洞、縫隙(如空調管線穿越處未封堵),防止火災通過縫隙蔓延;
整改標準:不符合要求的包間門立即更換為乙級防火門,閉門器、順序器損壞的 24 小時內維修;隔墻孔洞用防火封堵材料(如防火泥、防火板)封堵,確保無煙氣泄漏。
功能區域分隔
排查要點:KTV 內的廚房、庫房、配電室等風險區域,是否與娛樂區域采用防火墻(耐火極限不低于 3.0h)分隔,防火墻是否開設門窗(禁止開設,若需開設需為甲級防火門);庫房是否單獨設置,是否存放易燃物品(如酒精、油漆、大量紙箱);
整改標準:廚房、庫房立即與娛樂區域用防火墻分隔,庫房內禁止存放易燃物品,僅存放必要的清潔用品(如洗滌劑),且需分類存放于金屬柜中。
頂棚、墻面、地面材料
排查要點:頂棚是否采用不燃材料(如輕鋼龍骨石膏板、鋁合金板),禁止使用可燃材料(如木質吊頂、塑料吊頂);墻面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是否不低于 B1 級(如阻燃壁紙、防火乳膠漆),禁止使用純紙質、布藝壁紙(燃燒性能為 B2 級及以下);地面材料是否為不燃或難燃材料(如地磚、阻燃地毯),禁止使用普通木質地板、化纖地毯;
整改標準:立即拆除可燃頂棚、墻面材料,更換為合規的不燃或難燃材料;地面若為普通化纖地毯,需在下方鋪設防火墊,或更換為阻燃地毯,同時每 50㎡配備 1 具 4kg ABC 干粉滅火器。
裝飾與家具材料
排查要點:包間內的沙發、茶幾、窗簾等家具裝飾,是否為阻燃材質(需有產品阻燃檢測報告);是否使用大量塑料花、紙質燈籠、彩帶等易燃裝飾物品;
整改標準:移除所有易燃裝飾物品,沙發、窗簾等更換為阻燃材質,無法更換的需噴涂防火涂料(如飾面型防火涂料),并留存防火涂料施工記錄與檢測報告。
疏散通道與安全出口
排查要點:疏散通道寬度是否不小于 1.4m(雙人并行通過),通道內是否堆放雜物(如清潔工具、音響設備)、設置障礙物(如臨時吧臺、廣告牌);安全出口數量是否充足(每個防火分區不少于 2 個,且相鄰安全出口最近邊緣距離不小于 5m),安全出口門是否向外開啟,是否被鎖閉、封堵(如用鏈條鎖住、設置門禁);
整改標準:立即清理疏散通道內雜物、障礙物,確保通道暢通;安全出口門拆除鎖具、門禁,更換為向外開啟的平開門,同時在安全出口上方設置 “安全出口” 燈光標識(字體高度不小于 0.3m,夜間清晰可見)。
包間內部空間
排查要點:包間面積是否超標(單個包間建筑面積不超過 200㎡,若超過需劃分防火分區);包間內是否設置內鎖(禁止設置,防止人員被困),是否在明顯位置張貼疏散路線圖;
整改標準:超過 200㎡的包間立即用防火墻分隔為多個小包間;拆除包間內鎖,在包間門內側張貼疏散路線圖(標注包間位置、最近安全出口方向)。
KTV 用電設備多(音響、燈光、空調、點歌系統)、功率大,電氣故障是引發火災的首要原因,需重點排查 “線路敷設、設備運行、配電設施” 三大環節。
線路敷設與絕緣
排查要點:電氣線路是否穿金屬管或阻燃 PVC 管保護,禁止直接敷設在可燃材料內(如木質吊頂、布藝墻面);線路絕緣層是否老化、破損(如線路外皮開裂、銅芯裸露),是否存在私拉亂接現象(如從插座直接引出線路連接音響、燈光設備);
整改標準:線路立即穿管保護,破損線路更換為新線路(采用銅芯線,線徑不小于 2.5mm2);禁止私拉亂接,新增設備需由專業電工敷設專用線路,同時在線路敷設處張貼 “禁止覆蓋” 警示標識,避免線路被裝飾物覆蓋導致散熱不良。
線路負荷與連接
排查要點:配電箱內線路是否過載(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流,不超過線路額定電流,如 2.5mm2 線路額定電流為 25A);線路連接部位(如接線端子、插頭)是否松動、發熱(用紅外測溫儀測量,溫度不超過 60℃);
整改標準:對過載線路進行擴容(更換為 4mm2 銅芯線),松動的接線端子重新緊固,發熱部位更換接線端子或線路;配電箱內安裝過載保護器,當電流超過額定值時自動斷電。
音響與燈光設備
排查要點:音響、燈光設備是否為合格產品(有 3C 認證),是否超期使用(使用年限不超過 8 年);設備散熱是否良好(音響功放、燈光控制臺周圍無遮擋,通風口暢通),設備表面溫度是否過高(用手觸摸無燙手感覺);
整改標準:立即停用無 3C 認證、超期使用的設備,更換為合格產品;清理設備周圍遮擋物,確保通風散熱,同時在音響、燈光設備旁設置防火分隔(如防火玻璃隔斷),防止設備起火引燃周邊可燃物。
空調與點歌系統
排查要點:空調外機是否安裝在室外安全位置,遠離可燃材料(如塑料雨棚、木質陽臺);點歌系統主機是否放置在不燃材質的機柜內,主機周圍是否堆放雜物(如光盤、紙巾);
整改標準:空調外機若靠近可燃材料,立即移位或在中間設置防火隔板;點歌系統主機機柜更換為金屬機柜,清理周圍雜物,主機電源線單獨敷設,禁止與其他設備共用插座。
配電箱與開關
排查要點:配電箱是否安裝在不燃墻體上,箱內是否積塵、有水漬(防止短路);開關、斷路器是否符合功率要求,是否存在 “一閘多機” 現象(如一個開關控制多個大功率設備);
整改標準:清理配電箱內積塵、水漬,在配電箱下方設置擋水板(防止地面水濺入);更換不符合功率要求的開關、斷路器,禁止 “一閘多機”,每個大功率設備(如音響功放、空調)單獨設置開關。
接地與防雷設施
排查要點:電氣設備是否可靠接地(接地電阻不大于 4Ω,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);屋頂的衛星天線、燈光架等是否安裝防雷裝置(需有防雷檢測報告,每年檢測一次);
整改標準:未接地的設備立即加裝接地線,接地電阻超標時需增加接地極;屋頂防雷裝置缺失或檢測過期的,立即安裝或重新檢測,確保防雷合格。
消防設施與器材是火災初期處置的關鍵,需確保 “設施完好、器材有效、功能正常”,重點排查 “滅火設施、報警設施、防排煙設施” 三大類。
滅火器
排查要點:滅火器配置數量是否充足(每 50㎡配置 1 具 4kg ABC 干粉滅火器,每個包間至少配置 1 具);滅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內(壓力指針在綠色區域,出廠日期不超過 5 年,首次維修后每 2 年維修一次);滅火器是否放置在明顯、易取用位置(距地面高度 0.15-1.5m,無遮擋);
整改標準:補充不足的滅火器,更換過期、壓力不足的滅火器,將滅火器移至明顯、易取用位置,同時在滅火器旁張貼使用說明(“提、拔、握、壓” 四步操作)。
室內消火栓
排查要點:室內消火栓是否完好(消火栓箱門無破損,水帶、水槍齊全);消火栓水壓是否正常(打開消火栓閥門,水流射程不小于 10m);消火栓是否被遮擋、堵塞(如被沙發、裝飾畫遮擋);
整改標準:修復破損的消火栓箱,補充缺失的水帶、水槍;水壓不足的立即聯系消防維保單位檢修(如清洗水泵、更換閥門);移除消火栓周邊遮擋物,確保 3m 范圍內無障礙物。
火災自動報警系統
排查要點:系統是否正常運行(控制器無故障報警,顯示 “正常” 狀態);感煙探測器是否靈敏(用煙霧試驗器測試,探測器報警后控制器能及時接收信號并發出聲光報警);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是否完好(按下后能立即觸發報警);
整改標準:故障系統立即維修,更換失靈的感煙探測器、手動報警按鈕;每月開展一次系統功能測試,留存測試記錄。
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
排查要點:應急照明燈是否完好(斷電后能自動開啟,持續照明時間不小于 90 分鐘,地面最低照度不小于 3.0lx);疏散指示標志是否安裝在疏散通道墻面距地面 1.0m 以下,間距不超過 20m,指示方向是否正確;
整改標準:更換損壞的應急照明燈、疏散指示標志,調整標志位置與指示方向,確保指向最近安全出口;每日營業前測試應急照明功能,記錄測試結果。
機械排煙系統
排查要點:包間、走廊是否設置機械排煙口(每個防煙分區排煙口數量不少于 2 個);排煙風機是否正常運行(啟動后能正常排煙,風速不小于 10m/s);排煙口是否被遮擋(如被窗簾、裝飾物品覆蓋);
整改標準:未設置排煙口的區域立即加裝;維修故障的排煙風機,清理排煙口周邊遮擋物;每季度開展一次排煙系統功能測試,確保系統有效。
自然排煙設施
排查要點:包間窗戶是否為可開啟式(面積不小于包間面積的 2%),是否被封堵(如用密封膠封死、安裝固定玻璃);
整改標準:更換固定玻璃為可開啟窗戶,確保開啟面積達標,禁止封堵窗戶,同時在窗戶上張貼 “禁止封堵” 提示語。
KTV 消防安全管理是否到位,直接影響隱患整改與應急處置效率,需重點排查 “制度建設、人員培訓、應急準備” 三大方面。
日常管理制度
排查要點: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(包括巡查、檢查、隱患整改制度);是否每日開展消防安全巡查(巡查內容包括疏散通道、消防設施、電氣設備),并留存巡查記錄;是否定期開展月度、季度消防安全檢查;
整改標準:立即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明確巡查人員、頻次、內容;每日營業前、營業中、營業后各開展一次巡查,填寫《KTV 消防安全巡查記錄表》,發現隱患立即整改,無法整改的暫停營業并上報。
夜間值班制度
排查要點:夜間是否安排專人值班(不少于 2 人),值班人員是否掌握消防設施操作方法;是否設置夜間應急照明(確保走廊、安全出口照明正常);
整改標準:配齊夜間值班人員,對值班人員開展消防設施操作培訓(如滅火器、消火栓使用);檢查夜間應急照明,確保完好,同時在值班室內存放《KTV 火災應急處置預案》。
培訓內容與頻次
排查要點:員工是否經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后上崗(培訓內容包括火災報警、初期火災撲救、人員疏散);是否每半年開展一次復訓,新員工入職培訓不少于 8 學時;
整改標準:立即組織未培訓員工參加消防安全培訓,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;留存培訓記錄(包括培訓簽到表、培訓課件、考核試卷),確保員工掌握 “一懂三會”(懂本場所火災風險,會報警、會滅火、會疏散)。
崗位職責排查
排查要點:是否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(通常為 KTV 負責人)、消防安全管理人(負責日常管理);是否在每個包間門口張貼 “消防安全員” 標識(明確該區域負責員工);
整改標準:公示消防安全責任人、管理人姓名與聯系方式;在每個包間門口張貼負責員工姓名、聯系方式,明確其職責(如發現隱患及時報告、引導包間內人員疏散)。
應急預案與演練
排查要點:是否制定《KTV 火災應急處置預案》(包括報警程序、疏散路線、滅火分工);是否每半年開展一次消防演練(模擬包間火災、疏散逃生),并留存演練記錄;
整改標準:完善應急預案,明確報警人、疏散引導員、滅火員分工;組織全員開展消防演練,演練后召開總結會,分析存在問題(如疏散速度慢、滅火操作不熟練),修訂應急預案。
應急物資準備
排查要點:是否配備應急疏散用的擴音器、手電筒、濕毛巾;是否在安全出口附近設置應急集合點,并有明顯標識;
整改標準:在每個樓層配備 2 個擴音器、10 個手電筒、20 條濕毛巾(存放在密封箱內);在室外空曠處設置應急集合點,張貼 “應急集合點” 標識,同時在集合點配備急救箱(含繃帶、止血藥)。
KTV 等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需堅持 “全覆蓋、無死角、常態化”,通過定期排查消除隱患,同時加強員工培訓與應急演練,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 “快速報警、有效滅火、安全疏散”,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,保障消費者與員工的生命安全。
聯系電話一:13908080854
聯系電話二:13908080854